时下,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干河地段的天生桥以其特有的喀斯特岩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省内及周边的游客前往探险踏青打卡赏美景。
天生桥旅游风景区位于金盆乡干河地域,属石灰岩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这座天生桥桥面高出干河河床135米,桥面长30米、宽35米,桥跨度60米,拱顶厚度15米。天生桥一带暗河密布,石灰岩的岩体受流水的不断冲刷,顶部局部垮塌,就形成了今天天坑连着天生桥和暗河的地质奇观。据岩溶地质学家考证,属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
2月27日,从六盘水市区出发,汽车盘旋而上,穿过一片住宅区,往前林木茂密,笔者已到达了天生桥顶上。天生桥顶上的景致与其他路段没什么区别,与大山融为一体,若不是仔细观察,若没有别人提醒,真难发现,这就是天生桥的顶部。
天生桥的北边高于路面,宽约数米,巨石密布,灌木丛生。爬上巨石,眼前是个深坑,宽约数十亩,深不可测,但见林木青翠,唯闻流水淙淙。天坑四周满是绝壁,一些地方露出白森森的岩体,为了安全,巨石四周围起了水泥浇筑的围栏。站在桥上,远眺深山峡谷中的天生桥村,呈现出树木葱绿,溪水潺潺,交通便利,房屋整齐的兴旺景象。
在桥顶逗留了片刻,笔者下到观景台,观景台比天生桥矮得多,站在观景台前的草坪上一窥天生桥的雄姿,整个天生桥高耸入云,宛若长虹,横跨危绝天堑,附近区域内多洞穴、伏流及喀斯特峡谷一览无余,美丽的天生桥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沿着简单修葺的山间小路向上游走去,两岸杂花生树,沟谷渐深。接连直下转了几个弯,到了谷底,谷底怪石嶙峋,树木葱绿,溪水潺潺。抬头往上望去,山谷两边和上空,满是白生生的岩石,周围树木遮去了大半个天,徐徐凉风未曾间断,天生桥如在眼前。在风雨岁月的侵蚀下,桥下的岩石展现出优美的弧线,像是造物主特意为之,顿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据了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回归到原始的大自然之中,一些集蔬菜、瓜果蔬菜采摘以及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慢慢兴旺起来,为人们带来了新的乐趣。生态旅游、农家乐、农业风光成为城乡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的新风尚。
目前,金盆乡以“五山五水一桥一峡谷”的丰富旅游资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亮点,着力围绕短线旅游来规划和打造。依托该乡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重点,以生态优势和农家特色为依托,以促进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建立一批“农家乐”旅游项目,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力争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推动全乡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打响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品牌,带动全乡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地质公园天生桥景区为龙头,以摩鼻梁、夫妻山、花场坡自然风景为重点,以农家独特的苗家村寨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通过开辟旅游线路,突出简单、朴素、洁净的发展格调,对农家院落、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和包装,设置农家桌椅,吃住在农家,体验苗家风情。同时,对旅游景点,增设木屋、亭台、楼阁等配套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让游客探险、饱览山林风景,感受回归自然。”金盆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长鲍红梅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