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柳街道八冶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构建“三大治理平台”,扎实推进“五项民生行动”,成功打造“组织引领、多元参与、服务覆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老旧小区实现了向“美净齐”的华丽蜕变。
社区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在9个网格设立党小组,推选27名党员中心户担任“楼宇管家”。党员先锋队深入居民家中,已解决房屋漏水、化粪池堵塞等民生难题10余件。“以前化粪池堵了没人管,现在一个电话,党员管家就带着人来疏通了!”居民王福中对此赞不绝口。“午间服务不打烊”和“敲门问需”行动走访200余户居民,将关怀送到家。独居的李启珍奶奶感动地说:“随口提了句需要降压药,第二天党员管家就把药送上了门,真像儿女一样贴心!”
社区搭建“党组织+共建单位+居民代表”议事平台,联合3家辖区单位与2个包保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争取资源解决民生问题4个,化解纠纷2件。商户刘先生提出的“门前停车乱”问题一周内得到根治:“半年过去了,楼道依然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这次治理真见长效!”同时,社区组建政策宣讲等3支志愿队伍,推行“积分存折”制度,开展志愿活动30余次,有效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退休教师文永军用积分兑换日用品时高兴地说:“为社区出力还能得实惠,这制度真接地气!”此外,“邻里议事会”平台及《居民公约》通过“议题征集——协商——落实”三步法,高效解决乱停车等30多个问题。“楼道杂物清了,消防通道畅通了,住得安心多了。”居民刘华秀满意地说。
社区开展“党员带头”环境整治,清除垃圾3次、野广告1200余条,大力宣传垃圾分类。“以前小广告随处可见,现在墙面干净得能照见人!”负责卫生的吴阿姨感慨道。组建“居民辅警+党员志愿者”巡逻队巡查超100次,化解隐患20余起;四级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纠纷7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楼”。“晚上散步有路灯和巡逻队,再也不怕走黑路,我们老人心里特别踏实。”坚持散步的邢开泽大爷深有感触。居民张先生与邻居的噪音纠纷经社区调解后也重归于好:“社区效率高,大家也更懂得互相体谅了。”
社区还推行“一窗通办+上门代办”,制定便民流程图,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30余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老年证不用上下跑,一个窗口全搞定!”孙大爷对便捷服务连连称赞。社区建立困难群众台账,“一对一”帮扶12户家庭,帮扶15人就业,服务特殊家庭11户15人次。“要不是社区介绍工作,我还在为生计发愁。”成功就业的居民漆佳鑫感激地说。社区还组建2支文艺队伍,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92次。“写对联、包粽子、演节目,邻里亲如一家,这氛围太难得了!”外地搬来的张俊女士迅速融入了社区大家庭。
行走在今天的八冶社区,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如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涂安珍所言:“服务好不好、治理行不行,居民的笑脸就是最真实的答卷。”党建“微治理”的种子,已在老旧小区深深扎根,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幸福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