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六盘水市钟山区:“社区合伙人”巧解治理难题 老旧社区焕发新生机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六盘水市钟山区红岩街道东风西路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里,76岁的陈秀芳老人端着刚出锅的饭菜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吃饭是个大难题,现在走几步路就能吃到热乎饭,味道好还便宜!这‘合伙人’真是合到了我们心坎上。”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六盘水市钟山区红岩街道东风社区便民疏导点,只见摊位整齐划一,地面干净整洁,居民们在宽敞的通道间选购蔬菜。“简直不敢相信,这里以前是大家绕着走的‘脏乱差’典型。”正在买菜的居民张姐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好了,逛菜场都成了享受。”

这一变化源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红岩街道创新探索的“社区合伙人”共治模式。近年来,该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各方资源,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资源不足、协同不畅、可持续性弱等难题,让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常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钟山区红岩街道党工委书记孟捷表示,单靠街道和社区的力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红岩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开始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就是在党建引领下,凝聚区域内外商企、社会组织、社群及个人等多元社会力量,与社区结成共建发展伙伴关系。”孟捷解释道。

东风西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安杰说:“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我们首先摸排居民需求,然后寻找合适的‘合伙人’,既要保证服务质量,又要确保公益属性。”

每个社区情况不同,“合伙”方式也各异。东风西路社区采用“空间换资源”模式,与辖区物业公司签订协议,由物业投资改造便民疏导点,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我们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改造,环境变好了,人流量增加了,企业经营也实现了良性循环。”六盘水市红岩和合物业经理兰佑贤告诉记者。

水西社区则探索“利益互补性合伙”。“我们社区有块闲置地块,一直想建个洗车场,但苦于没有资金。”水西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世军说,“后来通过党组织牵线,引入了社会资本,社区以土地入股,每年可获得稳定收益,壮大了集体经济。”

最让居民称道的是社区养老服务。通过引入六盘水楷桦永兴养老管理有限公司,东风西路社区建起了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助餐点。“一顿饭只要十元钱,六十岁以上还有优惠,解决了我们老人的大难题。”正在就餐的七旬老人张文玉说。

“这个疏导点怎么改,我们居民最有发言权。”在东风社区便民疏导点,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社区召开了多次居民议事会,让我们投票选择改造方案,连摊位的样式都听取我们的意见。”

民主协商是“社区合伙人”模式的重要环节。每个项目实施前,社区都会召开居民议政代表会议,由群众票选确定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从‘街道要改’变为‘群众要改’,从源头上避免了面子工程。”余安杰说。

记者注意到,改造后的疏导点不仅环境整洁,还设置了困难群体就业岗位。“社区帮我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每月有稳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在疏导点工作的残疾人小陈说。

“可持续性是关键。”孟捷表示,“我们通过机制创新,让公益项目具有‘造血’功能,实现政府减负、社会资本获益、居民满意的多方共赢。”

街道层面还创新“公益合伙”模式,成立了钟山区首家街道红十字会,通过“定向捐”募集资金10余万元,打造了“优+旅程”等志愿服务品牌。“我们通过项目化运作,确保每一笔捐款都用在刀刃上。”该街道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孟捷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用好党建‘穿针线’,用创新破难作‘绣花手’,一针一线对准群众需求,织就更加美好的民生画卷。”

如今的钟山区红岩街道,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社区合伙人”模式正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天地,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钟山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政通路3号
联系电话:0858-8693225      邮政编码:553001      网站地图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