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4-1567671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4-11-19 11:26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答复 |
陈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沿着水城河两岸打造市中心城区休闲经济带的建议》已收悉。钟山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办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旅游产业化的有关决策部署,依托水城河和沿岸栽种的樱花树,做足、做深、做细“旅游+”文章,建设了凉都记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水城古镇等旅游景点,并先后举办了凉都樱花节和皮划艇邀请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一、注重品牌塑造,统筹打造A级旅游景区
2014年8月,为打造市中心城区休闲经济带,我区紧紧围绕水城河两岸,打造3A级旅游景区2个(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水城古镇),4A级旅游景区1个(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尤其是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基本覆盖了市中心城区的水城河范围,沿水城河南岸西起公园路,东至九洞桥,全长共计10公里,以时光隧道为概念,将三线文化、“三变”改革、民族民俗文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主轴,同时融入极具工业感的建筑为主体,通过绘画、雕塑等文化元素,打造彰显三线文化又富有现代韵味的休闲长廊,长廊内书吧、特色餐饮店、特色商品店、创意产品店、手工DIY店等业态丰富,2023年12月荣获“2023年贵州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为游客观光游览、市民生活休闲带来了无限精彩。
二、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两岸”旅游业态
将项目建设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方面,2023年在水城古镇等景区,推出端午赛龙舟、“凉都夜Pa·乐趴之夜”等文旅活动16场。推动水城古镇、三线创意小镇发展夜间经济,水城古镇获评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水城古镇步行街被列为省级商业步行街,夜间消费产业链不断延伸。体旅融合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联合六盘水市映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中国凉都·六盘水“映臣杯”第一届樱花季桨板、皮划艇全国邀请赛。通过皮划艇邀请赛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皮划艇运动、热爱皮划艇运动、乐享皮划艇运动。体验水上乐趣的城市“新名片”,充分展现“中国凉都、魅力钟山”的时代魅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在水城河沿岸完成滨河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全长15公里,建设健身步道、防腐木座椅及防腐木地台维修、河道护栏更换玻璃等,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康养和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聚焦客源引流,双线助推旅游宣传
采取“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提升“两岸”旅游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线上方面,通过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贵州屋脊钟山旅游、钟灵毓秀等区内宣传平台进行报道和信息推送。线下方面,拟定旅游线路。围绕水城河沿岸一带(三线记忆小镇),制定一条魅力钟山·春日漫游旅游线路,串联三线记忆小镇(赏樱花)、水城古镇(体验美食)、三线建设博物馆(回顾历史)。同时,在水城河、人民广场等地策划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六盘水樱花季狂欢节系列活动”“映臣杯”樱花季桨板、皮划艇全国邀请赛等,引导市民、游客沿河沿岸游赏。近年来,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水城河两岸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市中心城区休闲经济带业已成型。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您提出的工作建议,认真谋划项目,统筹推进水城河两岸市中心城区休闲经济带建设。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体验。通过设计多样化、特色化的精品旅游线路,有效串联起河畔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二是推进多业态融合,持续提升引流能力。积极策划多元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水城古镇、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突出优势资源,提升旅游品牌效应。利用好樱花季等特色时段,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推广水城河畔的樱花美景,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持续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