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坞街道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抓手,以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为根本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完善防贫机制、促进群众增收、优化人居环境,稳步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党建领航,筑牢乡村振兴“红色根基”
街道秉持“党建强则发展强”理念,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载体,落实相关工作机制,压实党组织书记职责,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构建“党工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工作格局。
聚焦干部能力提升,组织街道干部、农村党员及“两委”成员参与党校培训和专题网络培训,以理论学习结合实践锻炼,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骨干队伍。同时,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储备后备力量,通过确定先进与后进党组织、加强驻村干部管理等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筑牢基层治理堡垒。
二、精准监测,织密防返贫“保障网络”
为守护脱贫成果,街道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原则,扎实开展防贫监测工作。对国家和省反馈的重点群体进行全面核查,梳理农户自主申请及各级反馈线索150余条,逐户核实情况,确保底数清晰、风险可控,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现象。
通过发放防返贫监测申报海报与手册,实现脱贫户(含监测户)宣传全覆盖;同时推广贵州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系统,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善群众信息、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测精准度,构建立体防控体系。
三、多措并举,夯实群众“增收底盘”
街道以稳就业、促增收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化政策,助力群众提升收入水平。探索“抱团发展”模式,盘活辖区闲置资源资产,以合作经营推动产业发展,为经济增收注入动力。
针对脱贫劳动力就业问题,重点关注省外务工群体稳定,同时做好省内、区内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动态更新务工信息,清晰掌握就业情况。此外,落实多项惠民政策,为62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贴,落实公益性岗位64个,开展“雨露计划”资助1人,以实际举措助力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四、环境整治,绘就宜居“乡村新景”
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要求,通过院坝会、流动小喇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放相关资料,唤醒群众环境“主人翁”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和美乡村建设氛围。
统筹组织街道干部、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并通过下发整改提示、开展常态化督查,推动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让乡村既有“外在美”,更具“内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