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和全省粮食安全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重拳出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22年5月5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128件,结案31件,罚/没29万元,查扣问题化肥760余吨,移交公安机关案件线索4件,案值182万元。
此次专项工作中,贵州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突出四个方面重点,一是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化肥产品,严厉查处假冒、伪造生产经营许可证、无证生产,经营销售无证产品严重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查处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严重违法行为。三是严厉打击辖区内肥料生产企业违反标准化法和产品标识夸大产品功效,产品名称上故意混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四是依法查处各类未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对辖区内化肥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日常监管、监督抽查、投诉举报发现的违法线索,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从重从快进行查处。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农资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的,立即移交公安机关,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