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钟山区审计局立足主责主业,围绕民生项目建设、政策措施落实、制度机制建设等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多角度发现问题,为乡村振兴工作赋能增效。
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找准“切入点”。围绕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查看项目建设方案、相关规划内容是否涵盖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村务管理、保障机制等要素,有无因规划不合理导致实施困难情况。审计组根据审计时间范围,对涉及范围内221个财政衔接资金项目、22个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关注一年以上未验收、报账率不高、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大的项目。着重揭示规划不衔接、机制不完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涉农项目绩效不佳、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不规范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从而推动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规、制度建设完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着力点”。聚焦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延伸项目现场核查力度,从方案与实施、账目与实物、计划与效益的核对中,深挖疑点问题,全面分析研判,切实做到“见人、见账、见物”“审清、审深、审实、审透、审准”,保障涉农政策落地落实、涉农资金安全绩效。审计组利用审计大数据手段,结合审计人员专业优势,对审计查出问题前期论证不充分、工程管理不规范、项目验收不精准等问题进行充分剖析,提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切实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三是推进制度建设,落实“关键点”。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中有关民生项目、涉农计划、助农行动的推进落实情况。着重揭示工作任务不明确,政策措施不实不细,涉农专项补助资金、涉农基建投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使用等制度不完善问题。针对审计发现涉及乡村振兴领域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漏洞、障碍、缺陷、弊端,审计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实用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为引领,不断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推动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提高项目运行绩效,让乡村振兴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