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六盘水钟山区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站内搜索
你当前位置:首页 » 钟山文明网 » 文明关注
钟山区海嘎村:一步一脚印 走好美丽乡村路
         时间:2023-11-02 15:55    

坐落在韭菜坪半山腰上的海嘎村,平均海拔两千四百多米,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村寨,聚居人口以彝族为主。“海嘎”由彝语“侯嘎”(音译)翻译而来,是“大海之滨”的意思。海嘎村下嘎是一片凹地,由山上大量的水形成湖泊,这就是海嘎名字的由来。曾几何时,因海拔高,交通不便,海嘎人“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洋芋饭、喝的是望天水、穿的是布巾巾”,偏远、落后、贫穷是过去海嘎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省级文明村大湾镇海嘎村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动能,不断丰富党群联动方式和内容,以鲜红的党旗引领美丽村庄建设,坚持教育初心以嘹亮的歌声丰富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步一脚印,打造村庄宁静宜居新面貌。立足乡情村情,重点实施美丽村庄改造行动。改善居住环境,硬化庭院地面、改造厨房、卫生间,将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资源有机结合,以彝族文化元素为蓝本的彩绘墙,实现一村一特、一寨一景、一寨一品的连片特色景观。远观海嘎,那矗立山间的一栋栋民居,彝族文化元素的彩绘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近年来,海嘎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活动,确保公路干净整洁,民居整齐划一,以实际行动提升全乡人居环境卫生工作,不断打造村庄宁静宜居新面貌。

一步一脚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立足党建引领,加强美丽村庄改造升级管理维护。为避免过去的脏、乱、差现象反弹,海嘎村党支部整合村庄治理网格体系,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平安建设网格管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深度融合,把村内所有住宅房屋、主次干道、坑塘沟渠、公共设施划分在网格内,按照“十户一网、一网一长、党员包户、保洁员包片”的管理模式,加强村庄改造升级管理维护。同时,在网格之间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健康家庭”“卫生家庭”等活动,将美丽村庄建设融入到乡风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方方面面,强化群众共建共享共管的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联动共建、多元共治的管理维护局面,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一步一脚印,引领农村孩子寻找新航向。立足青春梦想,坚守教育之初心,郑龙校长和热爱音乐的顾亚老师的多年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用音乐和梦想为这些世代身居大山的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大门。一九六四年创办的海嘎小学,一直承载着当地村民的读书梦。但因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学校办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条件艰苦,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能够坚守下来的寥寥无几,因地势高、条件艰苦、信息闭塞,从山脚下走路到学校得花三四个小时,交通极度不便,一度阻断了当地孩子的求学路。如今,海嘎小学已成为一所有一百多名学生的完小,这里书声琅琅,孩子们吃上了营养餐。海嘎小学的老师顾亚带领海嘎少年乐队的孩子们,亮相央视网络春晚舞台唱响《倔强》,用真挚童声唱出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海嘎小学也收获了“贵州最高学府”“云上海嘎”“中国最摇滚的小学”的美誉,同时海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在充分发挥联动机制,联合海嘎小学积极拓展文明实践活动,今年暑假,先后邀请了六盘水师范学院、恒艺舞蹈、吉他公社等为海嘎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的同时,也教会了大家很多实用、有趣的生活技能和知识。新时代新气象,新农村有新风貌。如今,音乐梦想的种子已经在这里扎根,坚信,只要坚守教育之初心,农村的孩子将会在新的航向越走越远。

如今的海嘎村,路灯矗立道路两侧,水窖遍布农家院落,“彝家风情”农民画装点了新刷的白墙。村民通过种苦荞、养蜜蜂、开农家乐、外出务工等多种途径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2019年,海嘎人迎来期盼千年的圆梦时刻,贫困发生率清零,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太阳能路灯矗立在村子道路两侧,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黄土路早已变成通达家门口的水泥路、柏油路。硬化路串起家家户户,一排排宽敞亮堂的乡村洋房,色彩鲜艳、多姿多彩的彝族风情画绘满了临街的墙面,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周琴

一审:吕娟

二审:肖世伟

三审:林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主办:六盘水市钟山区文明办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钟山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政通路3号
联系电话:0858-8693225  邮政编码:553001